[攝影小知識]電影影像構成元素大解析|第四篇 :運動

電影影像構成元素大解析|第四篇 :運動

一、電影運動的構成
電影的運動主要由兩方面組成:被攝對象運動、攝影機運動,電影的運動又具體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① 被攝對象運動 ② 攝影機運動 ③ 綜合運動

思考題:

① 電影影像中的運動主要由哪些方面的內容構成?
② 攝影機運動的方式主要有哪幾種?各有何特點?
③ 舉例說明推、拉、搖、移、跟在電影中的作用?
④ 運動在電影中有何作用?
⑤ 談談你理解的長鏡頭創作方法和蒙太奇創作方法
⑥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運動元素?

二、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 

1.推鏡頭(推)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 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馬爾丹講):
① 介紹:鏡頭的移動把我們帶入故事環境。
② 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
③ 內心表現。

個人認為推鏡頭的作用主要如下:
① 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 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像中突出出來;
③ 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 強調、誇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 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 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 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後退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馬爾丹講):
① 作為結論;
② 表現在空間中遠離;
③ 道德思想上的突破;
④ 孤獨感、痛苦感、無能為力感和死亡感。

個人認為拉鏡頭的作用主要如下:
① 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係;
② 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馬爾丹把“搖鏡頭”分為三類:
① 純描述性搖鏡頭;
② 表現性搖鏡頭:以某種技巧攝影為基礎,表現一種人的印像或思想,如《雁南飛》中樹的搖鏡頭。
③ 戲劇性搖鏡頭。

我認為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 介紹環境。
② 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 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 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 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 人不動,攝影機動;
B 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 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 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 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
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

三、運動在電影中的作用(攝影機運動)

1. 使影片形成一種“動”的美感。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使影像富於變化,避免了呆板和僵化。

2. 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自然界萬物,特別是人,主要是以動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攝影機的運動使電影更接近生活中的自然形態。

3. “運動”能造成強烈的“視覺刺激”。因此它是商業片實現票房價值的一種重要手段。有些商業片的片種就是建立在運動元素的基礎之上的,如武打片、警匪片、追逐片等等。

4. 攝影機的運動是實現“長鏡頭效果”的重要手段。而長鏡頭效果又可以使影片具有紀實主義作品的美學特徵和藝術魅力。

四、“長鏡頭創作方法”與“蒙太奇創作方法”

世界電影創作有兩大體系:“長鏡頭創作方法”與“蒙太奇創作方法”。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的核心是通過鏡頭的組接(即:1+1=3)來敘事、刻畫人物和表達思想。“長鏡頭創作方法”與“蒙太奇創作方法”是世界電影創作中的兩大潮流,或者說兩大分支。它們領導著、主宰著世界電影的全部創作。當然,世界電影史中還有許多具體的電影流派和分支。

但是,不管製作者承認與否,不管製作者自己如何標榜,我們幾乎能夠從世界任何一部影片中,找到“長鏡頭創作方法”與“蒙太奇創作方法”的影子。 

原因何在?因為兩種創作方法的存在,有著深刻的社會、藝術、文化、哲學原因。

1、兩種創作方法的不同

① 戲劇化與生活化(作品的審美特徵):戲劇化與生活化是眾多藝術作品所呈現的兩種主要的審美特徵。

② 表現與再現(藝術家的創作態度):表現與再現是藝術家反映生活、進行藝術創作的兩種主要創作狀態。

③ 導師與朋友(製作者與欣賞者的關係):一個是居高臨下的指點江山,一個是朋友式的相互交流。

④ “寫”與“讀”(時代特徵):傳統文學與現代文學的重要標誌是:一個是“寫”(Write );一個是“讀”(Read)。

前者,創作者更多地註意的是“寫”(自己的),而且他們高高在上,為欣賞者指點江山;後者,創作者雖然也是在寫,但是,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讀者的“讀”而寫。並且,他們與讀者是平等的,他們把敘事交給讀者,把結局交給讀者,把判斷交給讀者,把思想交給讀者。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使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更重要的是:使欣賞者變被動為主動,使他們更積極地深入作品,與創作者一道思考,一道參與作品的創作。

應該指出:電影中的“長鏡頭的創作方法”與現代文學的“讀”是一致的。

2、兩種創作方法的文化、哲學背景 

① “鏡”與“窗”——審美需求:
許多電影理論家、藝術家將電影藝術的魅力總結為:“鏡”(魔鏡)與“窗”(窗戶)。“鏡”就是虛幻,“鏡”就是用電影表現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表現我們人類的夢想,“鏡” 就是“月光寶盒”。

“窗”則是表現我們生活中的客觀存在。在電影中,我們透過窗戶看我們的左鄰右舍,同時, 我們看我們自己。“窗”使電影中的生活比現實中更“生活”,即所謂的“生活撲面而來”。所以,“鏡”與“窗”實際上是人類的兩大審美需求。

② 理性與感性——把握方式:
我們生活在世界中,人們總想把握我們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自己。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而理性和感性是人類把握世界的兩個基本路徑。

理性:具體,精密,分析,科學。
感性:整體,渾然,感悟,藝術。

3、兩種創作方法的優勢與劣勢

“長鏡頭的創作方法”:
① “長鏡頭的創作方法”能夠增加影片的真實感,使影片更加接近生活,使影片充滿生活的魅力。

② “長鏡頭的創作方法”使電影的影像減少了剪輯所造成的人為的痕跡,使影片更加自然,更加貼近觀眾。

③ “長鏡頭的創作方法”能夠增加觀眾的參與意識。電影中的“長鏡頭的創作方法”與現代文學的“讀”是一致的。

④ “長鏡頭的創作方法”是“不露技巧的技巧”。我們不能認為在一部影片中,它的長鏡頭多,它的鏡頭的組接少,那麼它的電影技巧的處理也就相對地減少了。其實,“長鏡頭的創作方法”雖然它是減少了鏡頭組接的工作,但是,它卻得把更多的工作放到鏡頭拍攝時的場面調度中去。其實也就是把組接溶入到了場面調度之中,或者說是把技巧溶入到了生活和自然之中。因此說,“長鏡頭的創作方法”實際上是一種“不露技巧的技巧”。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 
①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形成的鏡頭組接關係,能夠鮮明、有力地表現戲劇性,製造衝突,表現故事、人物和思想。

②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形成的鏡頭組接關係,有利於表現特殊的電影時空關係。

③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能夠使電影形成較快的節奏。這與今天人類生活的快節奏一致。

④ “蒙太奇的創作方法”更加合乎一般電影觀眾、電影消費者的電影觀賞習慣。

個人認為:從實際的考察出發,電影的特性主要有兩個:

① 電影是商品。電影是一種大規模的工業生產。這就是說電影的票房屬性。沒有票房,電影立刻滅亡。

② 電影屬於群眾。觀眾看電影的狀態,主要是放鬆消遣,而不是接受教育。電影百年的歷史證明,“蒙太奇創作方法”是電影實現票房價值的有力手段。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如果一定要對“蒙太奇的創作方法”和“長鏡頭的創作方法”做一個好壞、優劣的判別,這不是對待藝術所應持的態度。應該說,兩種方法各有優劣。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蒙太奇的創作方法”和“長鏡頭的創作方法”的不同之處。“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達到我們所期望達到的效果,我們應該學會和掌握各種各樣的手段。

如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都可以與我們詢問喔

潤橙實業有限公司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10:00 – 18:00
聯絡電話| 02-2559-8191
客服信箱| b2b@reun.com.tw
LINE客服| @622xsome

         
SHARE